學校錄製課程的方式各有不同,但主要精神意義都是能夠將課本的內容,真實性的以影片方式錄製而成,憑藉影片視覺上的生動活潑方式,能夠轉化為容易吸收、易懂的授課效果,同時改變以往教室由老師向下授課的模式,翻轉為由學生藉由線上教學吸收內容,分享學習心得給同班學生,而老師扮演指導的角色,讓學生針對課程能夠達到90%以上真正對課程的深度了解,這就是各國家極力推動線上教學的原因。
隨著科技的發展錄製課程的方式也變多,凡舉全球在網路上提供給大家課程影片裡,可歸類下列七大方式。
(EFP多機位攝影示意圖)
(虛擬攝影棚示意圖)
當然會因學校環境、校長與老師喜好下,各校會選擇適合的方式錄製學校獨特的課程影片,不過就老師的民意調查下,卻可了解老師心中最想的錄製方式可歸類下列幾個重點
所以,大家應該可以發現最好的錄課方式就是老師正常上課之下,不影響教室授課氣氛中,自然而然錄製一門或一章節的課程影片。
那我們就必須來探討一下課堂自動錄影方式,到底會有那些優缺點以及問題,需要學校架構課程實錄時,需要注意的重點
首先我們要了解甚麼是課堂自動實錄方式,課堂自動實錄就是不需額外人員及攝影機操作人員下,提供自動追蹤核心技術,讓老師可主導手動或自動方式獨立控制全程錄影,完成一堂課程影片。
當然內容設備都必須具備無人操作的功能,如PTZ攝影機、矩陣麥克風系統及錄影系統,而中心系統就是需要一套智慧型的人物追蹤系統,整組的組合搭配之下,就可以實現半自動或全自動課程錄製。
所以大家應該很清楚最核心的重點就是自動追蹤功能,才能夠做到自動錄課,而市場上不免許多自動追蹤方式,如紅外線就是最普遍使用的方式,不過也是問題最多的一種方式,原因如下:
就這四個問題,紅外線也只能做到沒有學生下,老師自唱自演的課程影片。
最近有了解市場上研發一套臉型的圖像追蹤系統,除了上述的設備外,特別增加導播系統,可以做追蹤到不同人物時,可以即時的切換輸出,真正可以錄製課堂中老師授課、學生互動的完整課程影片。
最重要這套系統多增加了控制器,由老師主控教室內需要拍攝輸出的畫面,比如說,教師提出問題,如果很多同學舉手想回答時,老師可以指定某一學生回答,當老師啟動控制器指定該位同學時,拍攝鏡頭的遠近需隨時調整、對焦,同時由追蹤系統會發出指令要導播設備切換該同學影像輸出,老師也可以及時收回拍攝的影像回到自己,完全都是教師主導自己與不同學生之間互動切換,這就是最新技術研發的追蹤系統。
還有一點更厲害的功能就是該套追蹤還會指揮攝影機追蹤拍攝的速度,由慢加快再變慢的電視台攝影技巧,就如同一個專業攝影人員操作攝影機一樣,筆者認為這樣的課程影片若非廣電現場拍攝,就算是現場學校派人真實操作,也不見得能夠拍出這麼好的影片。
隨著MOOC (磨課師)教學普及建設不斷深入到各層級學校,相對的教學錄播需求也日益多樣化,一所學校建立多間專業課程錄製教室越來越多,也漸漸突顯出不同學校的特色,尤其在少子化的時代,招生講求的是學校師資、環境下,也開始評比學校的特色作為選校的依據,在網路迅速的傳播下,課程影片顯現的內容,可能潛藏著影響學生、家長喜愛因素,所以追求不同又多元的情況下,找出優於其他學校的特色,或許是學校深思考慮的方向。